鲜花港“出圈”背后的强农“三字诀”——北京顺查包養心得义区高质量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探行_中国网

作者:

分類:

阳春4月,风轻日暖。走进北京市顺义区国际鲜花港,十几万平方米的花海,一片姹紫嫣红,映入游客眼中,拍进摄影爱好者的镜头里,也把鲜花港推进北京市民“网红打卡地”的“热游榜单”包養行情

在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农业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存包養網 花園在”?

北京国际鲜花港“包養網出圈”,靠的是顺义区建设首都农业强区多年攒下的硬实力,凭的是顺义农业在“重特色、出精品”上的不松劲,打的是供给侧持续发力、需求侧深耕细作这两张牌。以鲜花产业为代表,顺义用好北京国际大都市的市场红利,培育出一批有优势、有潜力、能成长的“小而精”特色农业产业,走出了一条高效、精品、智慧的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特色彰显:讲究一个“鲜”字

“这些花叫三角梅,是我们联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专家,首次培育出的本土花卉。”在赵全营镇北郎中村花木中心的三角梅生产基地,赵全营镇党委宣传委员刘杰介绍,去年国庆期间,三角梅曾在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惊艳亮相,深受市民喜爱。

“在花卉培育过程中,我们采取科学管理,实时监测水肥、温度、湿度,培育高品质花卉。”北郎中村花木中心经理张超介绍,中心与科研单位紧密合作,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逐步向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去年销售额达3500万元。

鲜花保鲜期短,需尽快完成配送。而顺义地处京郊交通枢纽,路网四通八达,物流体系完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鲜花配送到消费者家中。

顺义区园林绿化局局长张香东介绍,顺义目前拥有2个国家级花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区花卉种植面积9000余亩,年产盆栽花卉4500万盆、鲜切花78万支、观赏苗木1900万株,带动2000余人就业。从上游的育种研发、生产种植,到终端的市场交易、流通运输,再到下游的品牌打造、配套服务,如今顺义花卉基地化、精品化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一花独放不是春,顺义区很多特色产业都以“鲜”取胜。

一大早,顺义区龙湾屯镇丁甲庄村的樱桃种植大户朱双民来到自家果园大棚,对果树进行花前复剪、疏花、拉枝等春季管理工作。

“每个大棚内约栽种150棵樱桃树,产量能达到2万多斤。”朱双民说,设施大棚里的头茬樱桃已经陆续成熟,比普通露天樱桃提前近一个月成熟。

顺义区的设施樱桃何以抢“鲜”上市?“设施樱桃创新采用矮化密植和独秆栽植的种植方式,同时配套自动温控系统和农艺小站等管理系统,形成了现代高效樱桃设施暖棚集群。”龙湾屯镇副镇长彭楠表示,大棚内采用熊蜂授粉的方式,提高坐果率,提升产量和品质。

与传统销售模式不同,顺义大部分的樱桃经过分拣、包装后,并没有被运往超市或批发市场,北京城区的客户在家下个单,鲜灵灵的樱桃两小时内就能送到。“相较于产自京外的樱桃,主打的就是一个‘鲜’字。”张香东说。

如今,樱桃产业已成为极具“顺义特色”的优势产业。目前,全区樱桃种植面积达7500亩,年产量超过150万公斤,平均亩产值超过1万元,并多次在全市乃至全国樱桃大赛中摘得金奖。

科技振翅:追求一个“智”字

能打好“鲜”字牌,科技是基石。在顺义,智能化农业设施设备随处可见。

“你好,小智。”在北石槽镇食为先农场大棚内,工作人员唤醒了智能环境控制器,大棚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在控制器屏幕上一目了然。几台智慧传感器实时采集大棚内各项环境数据,并通过5G网络回包養传至中控管理平台。

“我们于2016年开始建设智慧农场,结合5G技术、现代化设备,通过数字化种田、可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农场负责人邬春芳介绍。

这是顺义区以智能化设备赋能农业生产的缩影。“北京拥有强大的农业科研力量,而前沿农业技术需要试验试种。顺义拥有20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各类作物种类齐全、农业设施基础完备,优质品种、先进技术等在顺义的田间地头大有用武之地。”顺义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海鹏介绍,智能水肥一体机、应用5G技术的温室大棚、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农机等技术及设备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正值春耕备耕时节,装有农用北斗终端的无人驾驶农机按照设定的路线,在田间匀速前进,施肥、播种、覆土等作业一气呵成,给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操作这种无人驾驶的农机,有趣又轻松!”赵全营镇种粮大户陈国龙兴奋地说,“这满满的‘科技范’让农民的工作越来越体面,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游戏玩家!”

“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农机可实现高效率、高精度播种作业,既快又准。”顺义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鑫烨介绍,操作人员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精准控制每亩的播种量,减少错行、漏行,提升土地利用率,帮助农民节本增效。

科技助力,顺义农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顺义区聚焦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主要粮经作物机械化率达到了99%以上,‘北斗+农业’智能化农机累计作业面积达30余万亩,农业作业效率和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标注着现代都市农业的新高度。”黄海鹏说。

全链提升:强调一个“融”字

在花卉、果蔬等特色产业焕发生机的背后,“农业创意+文化创意+旅游创意”等“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顺义不断涌现。

顺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耿晓婧表示:“在超大城市做现代都市农业,就要在乡村中嵌入更多产业,赋以更多文化、生态功能,在精致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鲜花港便是其中的集大成之作。“去年北京国际鲜花港接待游客34万人次,经营收入达3000余万元。”鲜花港负责人刘海鹏介绍,以花卉消费体验、旅游体验、文化体验为特色,顺义正在打造集吃、住、行、娱、购、游于一体的体验式花卉旅游文化产业。

目前,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业态正在为顺义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2023年,第九届国际樱桃大会在顺义举办,顺义樱桃采摘旅游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在文化节期间,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亲子研学、生态民宿等融为一体,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为农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每年2980元,认养一棵拥有专属名字的樱桃树,在日常参与果树养护、见证果树成长,在樱花期赏花,在果实成熟期采摘至少10斤大樱桃。”北京三合樱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朱宏旭,这位“95后”海归硕士扎根乡土,当起了新农人,“此外,认养人还会有一块18平方米的小菜园,最多能种下8种蔬菜,在收获中享受自然慢生活。”

在这种“认养”模式的加持下包養,农业产业链条也不断延伸。“我们带孩子来到这里,动手体验农耕生活,感受农耕乐趣,很有意义。”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李欣一家刚采摘完樱桃,准备到预订的民宿休息,明天打算去葫芦艺术庄园、焦庄户地道战等地参观游览。

从三合樱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出来,驾车不到10分钟,来到李欣一家入住的龙湾屯镇柳庄户村享筑·伴山雅集主题民宿。这些由闲置民房改造而成的生态、田园、精致民宿,因其老屋新颜的乡愁意味、耕读传家的人文气息,成为前来采摘的游人青睐的度假胜地。

“每逢节假日,这里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整个小山村都热闹起来,人气带来了财气,财气带来了福气!”龙湾屯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马玉民说。

透过一朵花、一棵树看变化,如今漫步于顺义的沃野田畴,果蔬、花卉等农业产业与乡村露营、农耕体验、非遗文化等元素相结合,高新科技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农业农村的多元价值被前所未有地展现出来。

目前,顺义区正不断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统筹推进66个休闲农业“十百千万”项目建设,全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整合农民、企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主体,让农业链接制造业、服务业,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农业农村新格局。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